两边从红着脸吵到隔空骂,就连两家的小孩也因而互不来往,对立若不及时化解,将进一步激化
本年5月,石屏县公安局新城派出所民警得知此过后,决计啃下这块“硬骨头”。民警第一次上门,两家都没给好脸色:许家蹲在地里收拾红薯,听凭民警怎么说都不搭讪;何家则在院里劈柴,斧头声敲得震天响。
“得先让他们信得过咱们!”所长普令杰说。有一次去许家做作业,恰逢许家老婆在屋后鸡圈里清扫鸡粪,民警二话不说就帮她干起活来,搬砖搬瓦,警服上沾满了泥巴和鸡粪,手上被石棉瓦划出血,许家大叔看着这个“不速之客”的辅佐,静静递过一瓶水:“歇会儿吧,看你们累的。”这句简略的话,成了破冰的信号。
为澄清当年的实在的状况,民警用6天时刻造访村里8户老街坊。笔记本记满了鳞次栉比的信息,胶葛的来龙去脉逐渐明晰。光有信息还不行,得拿出两边都认可的计划。民警和村委会干部开了三次协调会,把搜集的依据摊在桌上,对照村志里的记载重复推演,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两家的实践诉求。
再次招集两家人时,民警先说起造访中听到的往事:“许大哥,当年你家盖房时,何大哥连夜帮你拉过砖;何大哥,你家后山墙当年被水淹,是许大哥用水泵帮你家排的水。”这些被忘记的温暖,让两家人红了眼眶。民警抓住时机,立即从情、理、法等方面做宣讲、调停。当民警拿出标示明晰的鸿沟图,两家总算允许认可。
现在,许、何两家的地界旁种上了一排月季,既是鸿沟符号,也成了友善的标志。
邻里胶葛看似小事,却关乎大众的“心头暖”。化解对立没有捷径,唯有俯下身子、沉到底层,用心用情拉近警民间隔,用走村串户的耐性摸清症结,才能让邻里之间的温暖,回到寻常巷陌间。